“吕梁山护工”,如今已成为我市劳务输出领域一张响当当的“金名片”。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,我市以“吕梁山护工”金字招牌为核心牵引,通过实施“五化联动”推动护工产业化职业化发展,带动全市劳务品牌矩阵化发展,截至目前已累计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,劳务品牌建设成为区域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。

作为我市劳务输出的核心品牌,“吕梁山护工”始终以组织规模化、教学专业化、培训精准化、就业保障化、管理职业化“五化联动”为发展路径,构建起从技能培训到稳定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为进一步巩固品牌优势,今年我市印发《吕梁山护工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十二条》及配套文件,聚焦“订单式培训”与“就业技能提升培训”,精准对接市场需求,全力推动护工群体实现稳定高质量就业。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市已累计开展吕梁山护工培训60期,覆盖10万余人,其中5.8万人实现市外就业,3.5万人在市内灵活就业,就业范围辐射北京、天津等13个省(市)的31个城市,全国合作用工单位达400余家。吕梁山护工平均月收入约5000元,月嫂岗位工资最高超17000元,年工资性总收入达16.71亿元,切实让劳动者凭借技能实现增收致富。

在“吕梁山护工”成功经验的带动下,我市全面实施 “一县一品牌、县县有特色”战略,推动劳务品牌从“单一标杆”向“多元集群”升级,形成省、市、县三级品牌梯度布局。目前,全市已申报创建“吕梁山护工”“岚县土豆宴厨师”等5个省级劳务品牌;评选认定“岚县面塑制作”“临县青塘粽子工”等9个市级劳务品牌;培育发展“中阳耳农”“文水葫芦工匠”等10个县级劳务品牌,多元品牌矩阵累计辐射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,将地方特色产业与劳动力资源深度融合,让“家乡技能”成为群众就业增收的“金钥匙”。

为扩大劳务品牌影响力,我市积极加强与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的劳务对接与交流合作,主动参与全国性、区域性劳务品牌活动,展现吕梁特色,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,让吕梁劳务品牌走出山西、走向全国。

“我们将持续以‘吕梁山护工’为引领,深化劳务品牌建设,完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,加强跨省劳务协作,推动劳务品牌从‘量的积累’向‘质的飞跃’转变,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、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。”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记者 刘子璇)